Date:2024-11-30
转瞬间,2024只剩下最后一个月。
回望这一年,
结构性的动荡始终存在。
在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如何抵御风险?
本月的读书会,
恰似一份穿越动荡的指南,
在叶嘉莹先生的诗文中汲取养分,
从历史人物的成长和演变中寻找共鸣,
回望耶路撒冷的历史,理解当下之变局;
从心理学角度拆解那些
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行为和选择。
更为重要的,学习和探索伟人的思想,
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勇气。
以下,分享给你:
《下一个不确定时代》
作者: 斯蒂芬.波洛兹
推荐语:
经济地基正在我们脚下转变,疫情带来的危机并没有消散,世界变得更加不确定。无论是个体、企业还是政府,都对自身的财务未来充满担忧。经济学家、加拿大中央银行前行长斯蒂芬·波洛兹撰写了《下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这本重磅又易懂的勾勒出正在塑造我们未来的强大构造力。这些力量包括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收入不平等加剧、债务增长和气候变化。五种构造力的影响在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产生连锁反应,包括就业市场、房地产市场、投资环境、政府和央行政策以及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等。
斯蒂芬·波洛兹分析指出,从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大萧条到2008年的最近一次经济衰退,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几十年将会发生的情景。与地震的纯粹破坏力不同,未来几十年必将发生的动荡会提供意想不到的机遇。
《下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不仅对雇主、投资者和决策者具有启示,对于围坐在餐桌旁讨论工作和房屋贷款续约的家庭来说,也是一本可或缺的指南,帮助我们在充满风险的未来世界的断层线上航行。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作者: 张宏杰
推荐语:
非科班出身的历史学者,因为没有在本科接受史学专业训练,所以没有格式化教条化的史学观,在本书中用常识、用人性去洞悉和理解历史人物在冰冷史料背后的成长、演变和选择,也进一步理解了中国历史走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而读历史的有趣性,往往在于从历史中能读出现实,人性、文化、心理……古人和今人又有如此之多的相似性,看着看着,会发现历史背后被反复验证留存至今的规律,甚至会心一笑。
《美玉生烟:叶嘉莹细讲李商隐》
作者:叶嘉莹
推荐语: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去世,享年100岁。南开的校友群、朋友圈均充满的对先生的深深悼念。虽然我们并没有亲身听过先生的课堂,但先生的风雅和大义感染着每一个南开人。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充满了坎坷,面对苦难,先生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诗性。她以诗词为精神寄托,渡过了人生苦海中一次又一次的劫波,最终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岁月的智慧,更是德性的光辉。
叶嘉莹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古典诗词的深刻理解,为我们揭开了李商隐诗歌的神秘面纱。她不仅解读了李商隐的诗作,还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意境。读《美玉如烟》不仅是对李商隐诗歌的一种欣赏,更是对叶嘉莹先生人生经历和学术精神的一种深刻体会。她的经历和对诗歌的解读,让我们更加理解了古典诗词的内涵和魅力,也启示我们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如何以诗意的态度去生活和超越。
《耶路撒冷3000年》
作者:[以] 巴哈特 / 萨巴尔
推荐语:
穿越3000年回到古老的历史,从犹太民族的过去理解当下的中东之乱;从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理解西方宗教文化;从十字军东征漫长过程,理解西方价值观的形成……如此等等,理解当今“世界百年之大变局”!
《思考,快与慢》
作者: [美]丹尼尔·卡尼曼
推荐语:
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考验,每个人每天不得不在众多的选择中做出自己的决策,当然我们都认为自己做出了恰当合理的选择,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理性而自私的,必然以自我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果换做货币来衡量,那就是收入,从来没有人怀疑这一已经通俗化的理解,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和自由。直到丹尼尔·卡尼曼开始从他传统的工作领域转向选择方面的研究。作为心理学家出身的他,卡尼曼从众多的心理学行为实验中发现我们选择并非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总是被理性的光辉所照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选择往往受到问题所激发的大脑工作模式控制,甚至在同样的问题下,大脑采用不同决策模式,其最后选择结果大相径庭。
《毛泽东传》
推荐语:
探索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领悟思想的深邃智慧,毛泽东的著作是打开历史之门的金钥匙。在这些文字中,我们不仅能见证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还能洞察到一位伟大领袖的战略眼光和人民情怀。无论是历史学者、政治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找到启迪和力量。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的篇章,感受那些激荡人心的岁月,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勇气。